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农业综合开发杂志
四川省扎实推进产业化试点项目建设工作

 四川省农发办

    【编者按】四川省农业综合开发创造性地开展产业化项目试点工作,突出表现在较好地破解了产业化项目农民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入股的难题,简化而有效地创新产业化项目申报、评审工作,这对化解多年来未解的扶持产业化与农民利益脱节、无序繁琐申报以致无效劳动徒增、单方面作评审难免带有某种片面性等矛盾,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尝试。

    四川是2013年第一批开展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项目试点(以下简称产业化试点项目)的省份之一。产业化试点项目如何择优选项?如何破解农民参股等难题?对此,我们按照国家农发办的要求,结合四川实际,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各级高度重视产业化工作

    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四川是农业大省,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两个带动”(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新阶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及“三农”工作的基本方向和着力点,我省农业综合开发也坚持将“两个带动”作为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生猪和茶叶是我省两大优势特色产业,特别是宜宾的早茶比全国其他地方上市早,农民增收效益明显。从2012年起,省农发办每年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近8000万元,对其进行了连续3年的扶持,支持茶农与茶叶专业合作社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茶叶加工龙头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和扩大产能。四川生猪生产在全国长期排名第一,同样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因此,我们把茶叶和生猪作为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的首选产业。 

    二、省农发办主动作为。在省财政厅党组的关心与支持下,省农发办把全力抓好产业化试点项目建设作为2013年工作的重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剖析支持龙头企业带动现代农业产业做大做强的相关问题,找准支持发展的切入点。所选取的生猪和茶叶产业,按照“育龙头,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带动能力;建基地,扩大产业规模,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品牌,提升产业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市场,促进产销对接,增加农民收入;强联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产业一体化经营”的总体思路,通过编制三年发展规划,为试点项目的选项和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基层扎实开展工作。基层农发办和项目单位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破解农民参股龙头企业等难题出谋划策。比如实施龙头企业带动茶叶产业发展试点项目的叙府茶业公司,就创造性地提出了“茶农入社、社企建厂,就地注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按股分红”的新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参股龙头企业的操作问题;实施“一县一特”蚕桑产业发展试点项目的天虹丝绸公司,通过农民持股会与天虹丝绸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众惠蚕业公司,由天虹丝绸公司先利用自筹资金50万元完成新公司注册,新公司按计划实施项目,项目按进度进行报账,实现了项目预期目标。

    试点项目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建立项目库。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申报质量,这是产业化试点项目顺利推进的基础。为了摸清全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避免盲目拼凑项目,突击申报项目,我们分别建立了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动态项目库。一是以全省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监测数据为基础,按龙头企业所属产业分类建立项目库。目前进入项目库的龙头企业达到了2387家。二是根据现行农发扶持政策,结合我省实际,选择规模较大(出资入股农民成员30户以上)的农民主体(农民出资入股额不低于60%)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项目库。目前进入项目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了1133家。三是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龙头企业项目每两年更新一次,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每年更新一次,做到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二、开展系统培训。国家农发办产业化试点项目政策下发后,为了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保证新政策新要求不折不扣贯彻到基层农发办,我们及时组织召开了全省农发办专题视频培训会议:一是讲政策。以便大家搞清楚产业化试点项目政策制定的目的和意图。二是谈案例。重点分析了叙府茶业公司提出的“茶农入社、社企建厂,就地注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按股分红”新模式,为大家破解产业化试点项目农民参股难题提供参考。三是提要求。对项目申报工作的具体要求作详细说明,确保简表“形简”而“核心内容不简”。 

    三、实行简表预报制。从我省前些年项目申报情况看,无限制的大范围申报项目,以及繁琐的项目申报材料,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有限,全省符合条件的项目都报上来,项目淘汰率非常高,选项矛盾异常突出;二是各个环节资料内容多、要求高,项目申报单位自身无法完成,都找中介机构编制,增加了项目申报成本;三是上报项目数量多,材料繁杂,评审费用高、审核效率低。对此我们做了两个方面的改革:一是分类下达项目申报指标。根据每年每类项目财政资金规模,分别给予各市县一定的项目申报指标,增加县级农发办的选项责任,降低项目淘汰率,减少选项矛盾。二是采取项目简表预报制。我们根据每类项目政策要求设计一张简表,项目申报单位只需要根据营业执照、财务审计报告填列政策要求的“硬条件”和申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投资概算、利益联结机制等基本信息,然后将营业执照和财务审计报告扫描后网报省农发办即可。经我们初审符合立项条件的项目,再编制正式申报材料,不符合条件的项目马上终止后续程序。这样一来,在减少项目单位申报工作量和降低基层申报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

    四、实行一次性深度评审制。专家评审是项目选项的关键环节,既要客观公正,又要简便易行;既要发挥专家的专业特长,又要防止专家与项目单位“串通”的腐败风险;既要实现从简不从繁的改革意图,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提高评审效率,又要在要害环节加大工作深度,提高评审质量。2013年产业化试点项目评审,我们首次尝试了一次性深度评审,效果很好。一是建立专家库。优秀的专家资源是项目评审的重要保障,我们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专家资源,按项目政策、行业技术、财务审计等几个方面分别建立了专家库。二是设置结构性评分表。根据试点项目政策要求设置专家评审结构性评分表,主要包括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政策评价35分,包括项目立项条件、龙头企业条件、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件、利益联结机制、申报资料质量等指标;第二板块项目建设可行性评价40分,包括产业选择的合理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方案的可行性、社会效益分析的客观性等指标;第三板块财务评价25分,包括资金筹措能力、投资估算等指标。三是分板块确定评审专家。政策评价部分由省农发办组织相关行业部门、市县农发办等熟悉政策的“土专家”打分,项目建设可行性评价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行业技术专家打分,财务评价由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专家打分。这样可以较好地规避评审专家单方面决定项目立项的风险。四是一次性评审。我们将政策、行业、财务等三个方面的专家召集在一起一次性评审,分板块独立评分。各板块专家独立评分结束后,再进行专家集体评议,最后由农发办根据综合评议情况确定拟立项项目。

    破解试点工作的难点问题

    这次产业化试点项目提出了“财政资金的30%由农民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参股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创新思路。如果简单地将30%财政资金作为农民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股份入股龙头企业,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企业资产评估和农民与企业之间的溢价谈判,这是一件双方不情愿、两厢不讨好的事情。我们认为,产业化试点项目的难点在于农民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参股龙头企业的方式。为此,我们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找准产业。选择资源优势突出、投入产出率高、产加销环节清晰、龙头企业具有较强实力、原材料基地具有较大规模的优势特色产业,这是试点项目成功的基础。生猪、茶叶、蔬菜、蚕桑都是四川的传统优势产业。目前,我省生猪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肉类罐头、畜禽屠宰量、肉制品加工能力均位居全国前三位;茶叶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二位,总产量、总产值位居全国第三位;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五位,泡菜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以茶叶为例,川南优质早茶区是川茶三大优势产区之一,其中宜宾茶叶种植面积、总产量和总产值均居全省第一位,是全国最大的早茶生产基地。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质条件,使位于川南的宜宾成为全国同纬度地区(北纬27°-28°)茶芽萌发最早的地区,比江浙、安徽等全国茶叶主要产区还早20~30天以上,也是每年广交会唯一上市的新茶。

    二、组建实体。过去农民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方式主要是保护价订单收购,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农民违约成本低,谁出价高就卖给谁,农民因此待价而沽,导致加工企业收不到稳定的优质原材料;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农民又要求订单收购企业保护价收购,企业不愿意增加成本,茶农就有货难售。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影响了整个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此,宜宾市在翠屏区龙头企业带动茶叶产业发展试点新建项目中,创造性地探索出了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叙府茶业公司在茶叶初制加工环节组建初制加工公司的办法,成功破解了农民参股龙头企业的难题,构建了“茶农入社、社企建厂,就地注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按股分红”新模式。财政补助资金的30%作为金秋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股份,与叙府茶业公司共同出资成立茶叶初制加工公司,注册资本1318万元,新公司由叙府茶业公司控股(占股52.2%),金秋茶叶合作社占股47.8%。资阳市雁江区龙头企业带动生猪产业发展试点改扩建项目,根据生猪产业发展实际,采取四海公司与4家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成立生猪良种繁育公司的途径,有效解决了农民参股龙头企业的问题。财政补助四海公司的40%和财政补助合作社的30%统筹使用,再加上四海公司、4家合作社的自筹资金,以及四海公司现有良繁场的资产(525.7万元),共同出资成立生猪良种繁育公司,注册资本2755.7万元,新公司由四海公司控股(占股75.5%),4家合作社占股24.5%。新公司就地注册,成为独立企业法人,根据《公司法》起草新的《公司章程》,建立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并聘任公司总经理及组建经营团队,独立经营,独立核算。

    三、利益共享。宜宾市翠屏区龙头企业带动茶叶产业发展试点新建项目,现在茶农通过合作社成了茶叶初制加工公司的股东,双方利益联结变得更加紧密。一是有效解决了茶农夏秋茶等大宗茶卖难的问题,有利于提高茶农茶鲜叶销售收益。叙府茶业公司研发的“优黑优红”新型黑茶品牌,大量使用夏秋茶等大宗茶作为原材料,预计可使大宗茶的利用率从30%左右提高到80%以上。同时,第二年茶叶质量更好,茶农每亩茶园可增加收入1000元。二是茶农通过茶叶专业合作社参股获得固定分红、利润分红,有利于茶农分享茶叶初制加工环节的利润,充分保障茶农收益。新公司对合作社茶农自筹资金现金入股部分,按年利率12%给予固定回报;如茶叶初制加工厂经营亏损或者净利润不足固定回报部分,由龙头企业补足进行分配;如茶叶初制加工厂经营净利润足以分配,优先分配固定回报部分,再根据《公司章程》扣除提留、公积金后按股份分红。通过茶鲜叶保护价收购、初制加工环节利润分配和季节性用工,预计可实现茶农户均年增收5000余元。三是真正形成了茶农与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龙头企业的原材料来源更稳定,初加工车间前移,生产成本更低,初级产品品质更好。合作社参与原材料初加工,产品销售更稳定。同时,原来使用率较低的夏秋茶,因初加工公司的建立也有了较好产业效益,农民的利益不仅有较大增长,而且更有保障。

    几点体会

    从我省实践来看,我们体会到,并不是所有产业都可以采取农民参股龙头企业这种合作经营方式,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不能生搬硬套。一是产业发展要具备一定的基础。选取的主导产业必须资源丰富独特,技术优势明显,市场销售顺畅,投入产出率高。原材料基地具有一定规模,该项产业收益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农民才有参与的积极性。二是产业链条上各环节划分清晰。产业链的良种繁育、种植或者养殖、初加工、精深加工、流通、销售等各环节划分清晰,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才能在产业链的某个环节各尽所长、各得其所,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效益最大化。三是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一定实力,并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只有具备一定实力,才能足额落实项目自筹资金;只有产权明晰,已有一定的合作基础,才能很容易地达成合作共识;只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双方才能拿出真金白银组建新公司。

 

 

附件下载:

 

  】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网站管理:财政部办公厅
电子邮箱:webmaster@mof.gov.cn
技术支持: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
邮编:100820 电话:010-68551114
京ICP备05002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