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全国农发工作会议>书面交流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打造粮食安全工程

    吉林省

 

  我省是粮食主产区,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多年来,我们始终把多产粮、多产优质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牢牢抓住不放。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我们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策配合,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夯实农业基础,着力打造粮食安全工程。在巩固基础,提高效益,创新机制上狠下功夫,投入越来越多,开发规模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据统计,自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我省累计投入开发资金157 亿元,改造中低产田2436.97 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1.5 亿斤, 农民人均收入由1988 年的661 元增加到2008 年的4930 元,增长了6.5 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粮食核心产区

  我省共有耕地面积8368 万亩,其中中低产田占66%,这是粮食增产的潜力所在和希望所在。针对这样的资源禀赋,我们坚持把改造中低产田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20 年来, 累计改良土壤1215.7 万亩,新建和扩建小型水库644座,拦河坝289 座,排灌站211 座,完成了前郭、洮儿河、白沙滩等11 个大中型灌区的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821 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737 万亩,同时还建设了一批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这些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极大地增强了我省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27 个商品粮基地县为重点,形成了一批产量稳定、品质优良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粮食核心产区,主要是中西部优质玉米生产基地240 万亩,中东部优质大豆生产基地100 万亩,沿江沿河优质水稻生产基地320 万亩。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建设粮食核心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大体上每隔10年粮食产量就增加100 亿斤左右。上世纪80 年代,粮食产量连续登上200 亿斤和300 亿斤台阶,90 年代登上400 亿斤台阶,近几年跨上500 亿斤台阶,粮食商品率达到70%以上,正常年景可提供商品粮350 亿斤以上。

  二、实施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工程,着力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去年7 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这是《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吉林振兴发展的头等大事。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省政府创新“三农”工作思路, 明确提出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在更高起点上把我省建成粮食大省乃至农村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实施这个发展思路, 我们把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摆上牵动全局的战略位置。目前,规划建设的10 大工程,29 个项目已经全面启动。其中, 农业综合开发成为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系统工程的生力军。

  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支持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全程农机化和科技等4 个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2008 年涉及4 个示范区的7 个县(市),安排财政投资11761 万元,占全省总投资额的20 %。改造中低产田21.7 万亩,建设排灌站5 座,新打及修复配套机电井426 眼, 架设输电线路120 公里; 开挖疏浚渠道459 公里,衬砌渠道59 公里,修机耕路379 公里;修建良种仓库0.22 万立方米、良种晒场1.1 万平方米;购置设备179 台(件),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35 台(套);营造农田防护林0.55万亩。今年按照力度加大、投资倾斜、项目集中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了4 个示范区的资金投入力度,所辖7 个县(市)计划投资18788 万元,占全省投资额的比重达到25%。改造中低产田22.5 万亩,新打机电井157 眼,修复配套96 眼,架设输电线路152 公里;开挖疏浚渠道550公里,衬砌渠道74 公里,修机耕路407公里,埋设管道50 公里;购置农用动力机械96 台(套),配套农机具343 台(套),建设农机库房4900 平方米,修建良种晒场3.5 万平方米;营造农田防护林0.72万亩。同时,还准备启动2.4 亿元的农业综合开发贷款项目,对全省12 个县(市)的11 个水利中型灌区进行配套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进一步夯实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的基础。

  省政府明确,从今年开始,《建设规划》中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等公益性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配套。对中央安排的农机具购置补贴需要县级财政配套的资金,全部由省级财政承担。逐步增加新农村建设资金规模, 重点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粮食产业发展。继续安排2 亿元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向产粮大县倾斜, 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增加重大技术补贴规模, 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螟、农田灭鼠、等离子种子处理、玉米地膜覆盖等5 项重大增产技术推广面积。加快推进农业保险工作, 提高省级财政保费补贴水平, 使农业保险覆盖全省所有县( 市)。开展增施农家肥和秸秆还田补贴试点,鼓励引导农民培肥地力。着手建立省级产粮大县奖励专项资金, 对粮食增产幅度大、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大的产粮大县给予补贴奖励。进一步加大农业标准化、市场化、信息化、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技推广体系、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的政策保障。力争用5 年时间, 把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到600 亿斤水平。

  三、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着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多年来,我们针对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土地产出率低,综合效益低的实际,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上,狠抓了两个关键环节。一是不断加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和试验示范区建设力度。先后组织中央和省内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采取组装配套、技术集成等措施,建设了30 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区,重点推广了100 项农业实用技术,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目前我省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1%,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二是以全程农机化示范区为载体,大力促进规模经营。我们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通过组建农机合作社等方式,不断提升我省农业机械化水平。2002 年以来, 全省共投入开发资金2.9 亿元,购置大中型农用动力机械431 台(套),配套农机具1534 台(件)。截止到去年底,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已发展到24 个县(市)的42 个乡村,覆盖耕地面积24.9 万亩,项目区规模经营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据测算,项目区玉米公顷成本平均为3118 元,斤粮成本平均为0.21 元,比全省平均玉米生产成本降低0.12 元。大豆公顷成本平均为2561 元,斤粮成本平均为0.54 元,比全省平均大豆生产成本降低0.07 元。

  四、突出内涵挖潜,着力推进黑土地水土保持工程

  我省地处松辽平原腹地,肥沃的黑土地,雨热同季的气候条件,构成了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人均占有吨粮的省份,全国6 个主要粮食调出省之一。实行农业综合开发,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我们始终坚持总量扩张与质量提升相统一,把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当前和长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起来,更加自觉地转变生产方式,实行外延拓展和内涵挖潜两条腿走路。从2008 年开始,突出解决长期施用化肥,地块板结,土壤有机质下降问题,重点进行了松辽平原黑土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在11 个县(市)开展保护性治理黑土地面积452 万亩,每年投入开发专项资金6000 万元,用于农田水利设施、防旱除涝、控制水土流失等项目建设。按照综合防治规划,重点对长白山延伸山前台地漫岗区,松嫩、东辽河丘陵沟壑区和松花江流域风沙区进行了集中整治。这些治理保护工程全部完成后,将有力改善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环境,对于培肥地力,充分发挥黑土地综合产出功能,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五、立足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

  上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我们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支持重点,全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重点支持龙头企业项目建设。选择一批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 切实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 使之不断成长壮大。到2008 年底,全省较大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3510 个,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4 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20 户, 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98户。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860亿元, 成为我省继汽车、化工之后第三大支柱产业。二是支持畜牧业发展。近几年,农业综合开发大力推进“ 粮变肉” 工程, 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左右,每年过腹转化粮食在100 亿斤以上。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畜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达到36.1%。在支持畜牧业龙头企业的同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支持中部粮食主产区标准化牧业小区和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 有力地推动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带动了农业升级转型。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我省是中国农业资源洁净的省份之一,具有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的资源优势。我们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高度, 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经过积极工作, 已争取到世界银行贷款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1 亿美元,今年10 月可正式启动。项目构成包括制定141 项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操作规范; 在全省建设100 个生产标准化、监管科学化、追溯信息化、管理制度化、产品安全化的功能性生产小区;建设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认证管理机构。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建设, 全面推行产地准出、产品追溯和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 有效提升我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六、围绕经营组织创新,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我省顺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重点支持了解市场供求、运行机制灵活、带动功能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喜人成效。一是强化资金支持。协调各级农村信用社和其他金融机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季节性、临时性小额信贷资金,组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二是强化典型示范。把有限的开发资金作为引导启动资金,开展试点示范工作,整合其他财政支农资金和社会资金,合力推进农村经营组织创新。三是强化宣传培训。通过对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知识、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培训,及时掌握发展动态,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全省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900 个,固定资产总额达到52 亿元。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具备了产业类型区域性、合作领域开放性、组织运行规范性的特点,部分发展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公益金和公积金,用于风险防范和公益事业,探索了新型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

  

 

附件下载:

 

  】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网站管理:财政部办公厅
电子邮箱:webmaster@mof.gov.cn
技术支持: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
邮编:100820 电话:010-68551114
京ICP备05002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