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全国农发工作会议>书面交流
围绕龙头建基地 产业化经营谱新篇

  四川省

 

  四川是农业大省,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始终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我省农业综合开发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战略部署,在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创新财政扶持方式,合理调整资金投向,从2005 年起开展了以服务特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需要、农户分户实施为基本建设模式的大中型专用基地项目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开展专用基地项目建设试点的缘由

  大中型专用基地项目的产生,源于我省对一个事件和一个问题的思考,根植于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的背景中。2004 年,经农业综合开发连续多年培育起来的我省某知名茶叶加工企业的出口绿茶在上海海关遭到日方退货,原因是茶叶农药残留超标。究其根源,是四川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发展已严重滞后。而较长时期以来,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我们将注意力重点集中在对龙头企业的扶持上,伴随企业实力的增强和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不断完善,的确起到了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但龙头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独立利益主体,与农户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天然的利益博弈,结果往往对农户不利。因此,如何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更多、更好、更直接地促进农户增收,成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基于对“退货事件”和“促收问题”的思考,我省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于2005 年提出了遵循现代农业发展“三大六化”(大集团、大集群、大基地,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规范化、信息化)的总要求,调整地方立项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资金投向,配合中央立项产业化项目对龙头企业的扶持,着力进行专用基地项目建设的思路,出台了《四川省农业综合开发大中型专用基地项目实施和管理暂行规定》,在全国开发系统率先启动了农业综合开发大中型专用基地项目建设。

  二、专用基地项目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2005 年启动大中型专用基地项目以来,我省按照“围绕基地扶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的要求,合理调整资金投向,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拓展项目建设领域。2006-2008 年,先后启动了升钟水库淹没区扶贫攻坚基地项目、丘陵区三市现代畜牧大基地项目、汶川地震灾区“安民增收”基地项目。截至2008 年,我省各类专用基地项目建设已立项扶持生猪、肉羊、茶叶、特色果蔬等项目103 个;安排财政专项资金3.7亿元,完成农户和业主投入11.1 亿元。仅通过丘陵区三市现代畜牧大基地项目建设,项目区就取得了年新增优质D L YPIC 生猪出栏145 万头的良好成绩。

  专用基地项目的启动和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建立在全面协调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基础之上的。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基地项目和财政支农方式相比,在实践中展现了自身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一)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着力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针对我省长期以来农产品生产布局分散、农户分户种养经营的规模化程度低、生产缺乏统一标准的客观现实,专用基地项目在建设中坚持“一县一业,一业一策”原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服务”,以村为基本单元,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相对集中,扶持适度规模农户,以设施建设和良种良法为重点,建设“种植业园区”、“养殖业小区”,为我省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提供了鲜活的示范。

  (二)瞄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薄弱环节,着力构建和谐协调的“企业+ 基地+ 农户”经营模式。“十五”以来,通过国家农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扶持,我省培育和打造出了资阳四海、遂宁高金、峨眉竹叶青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然而“龙身”的单薄和“龙尾”的乏力,使农业产业化之“龙”难以实现整体腾飞。专用基地项目瞄准产业化经营的薄弱环节,根据每个特定“龙头”的需要,着力扶持规模种养农户建基地,既有利于强“龙身”、壮“龙尾”,又达到了满足“龙头”对优质、无公害乃至绿色食品加工原料的需求,促进了我省在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和增加农户收入三个方面的“共赢”。

  (三)遵循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着力财政支农投向的变革和扶持方式的创新。为有效实现公共财政的助农、惠农、富农目标,农发专用基地项目改变过去单一扶持龙头企业,由企业带动农户的做法,转为配合国家对企业的扶持,围绕龙头建基地,财政资金以直接扶持项目区农户为主,农户、企业共同参与,共同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与此同时,在项目建设中遵循了“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以资金总量来确定项目建设任务总量。坚持了“民办公助”原则,形成了以政府扶持为导向,农户投入为主体,业主和其他投入作补充的项目投资体系。推行了开发资金“搭台”,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共同“唱戏”的办法,着力于全方位聚集政府要素资源和各方面社会资源,充分发挥了开发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四)注重创新项目建设运作模式,以体制、机制为突破口,着力现代农业发展下的农户增收。专用基地项目在实施中,强调因地制宜着力构建产业互动、多方共赢、风险共担、良性发展的新模式。发源于资阳市生猪专用基地项目建设实践并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的“六方合作+ 保险”的新型畜牧业发展机制,以及全省各地项目区已普遍推行的“三级良繁+ 合作社”、“生态养殖+ 特色种植”、“寄养”、“托养”等新模式,有力地保障了农户增收效益的最大化。

  (五)围绕强化项目和资金管理,着力工作措施的细化和到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专用基地项目保持和延续了农业综合开发在项目和资金管理上的一整套成熟制度和办法,并结合项目特点,作了进一步的完善:一是实行了财政资金无偿补贴方式,重点投向对农户的直接补贴;二是对财政资金开支范围作了明确的规定,主要限定在生产设施补贴、良种补贴以及与基地建设配套的必要公共需求补贴方面。三是在补贴标准上,分产业制定统一的标准或定额,财政补贴水平一般掌控在农户30% 左右、企业和业主10 20%。四是实行竞争立项,奖优罚劣;坚持群众自愿、公平透明,事前事后“二次公示”,使农民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五是严格执行了县级财政报账制等一系列农业综合开发基本管理制度。

  三、专用基地项目的实践效果

  我省四年来的实践证明,专用基地项目经济效益突出、社会效益良好、示范效应明显,为深入推进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是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据统计,四年来,农业综合开发103 个专用基地项目的实施,使10 万农户直接增收6.3 亿元以上,户均增收6300 元以上,是2001-2008 年我省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扶持企业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280 多元的近5 倍。成都大邑县兰田公司蘑菇基地项目和资阳雁江区四海公司出口生猪基地项目,经2007 年省财政厅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前者8152 户项目实施农户平均每户增加纯收入8057 元,后者1336 户项目区农户户均增收更是高达1.88 万元。

  二是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专用基地项目建设不但解决了长期困扰龙头加工企业的优质原料供应问题,而且探索了让农户直接参与并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的新途径,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2007 年以来,资阳市三县一区以实施专用基地项目为契机,使全市项目区“六方合作+ 保险”覆盖3.5 万户养殖户,生猪产业一体化经营首批已有7 户企业、25 家大中型养殖场、70 个生猪养殖合作社、近5000 户规模养殖户参与。

  三是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专用基地项目在生猪“三级良繁”体系建设上实行的块状布局、整乡推进、梯次发展,1 个原种猪场、配套30 个扩繁场、带动30 个生猪养殖小区的生猪“三级良繁”板块模式;形成的以一乡或数乡为辐射区域规划布局生猪原种场,以村为单位发展扩繁场,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建设农户集中养殖小区的建设模式等,具有十分显著的示范推广效应,为我省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是发挥了农发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仅我省遂宁市以实施现代畜牧业大基地项目为平台,在2007-2008 年两年中,依靠4250 万元的开发资金,直接整合不同类别的现代畜牧业发展项目财政投入1 亿元以上;统筹整合“金土地”工程、农村能源、人畜饮水等其他支农项目资金2.8 亿元以上;拉动社会资金投入近8 亿元。为我省新时期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充分发挥其引导和聚集作用,解决发展资金供需矛盾,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五是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领导的肯定。四年的实践,专用基地项目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企业、农户和基层政府都十分欢迎,实施项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06 10 月,温家宝总理视察我省大英县生猪出口养殖基地,对推行的生态养殖小区模式,以及农户的增收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07 11月,回良玉副总理视察简阳市专用基地项目时竖起了大拇指,称赞“这是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典型”。

 

附件下载:

 

  】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网站管理:财政部办公厅
电子邮箱:webmaster@mof.gov.cn
技术支持: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
邮编:100820 电话:010-68551114
京ICP备05002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