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全国农发工作会议>书面交流
坚持“两个率先” 突出“四个重点”
扎实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向纵深拓展

  黑龙江农垦总局

 

  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自1988 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黑龙江农垦总局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围绕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率先在全省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突出农业现代化、科技化和产业化,着力促进垦区职工增收,不断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机制,取得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协调推进的明显实效。2008 年,垦区实现生产总值454 亿元,人均纯收入9525 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12%;粮食总产284亿斤,平均每个职工生产粮食35.4 吨,高于发达国家人均产粮25 吨的水平。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把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的着力点放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

  针对垦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大部分耕地条件差、农业投入不足等问题,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

  一是着力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实施水利措施,修建和完善了大量排、蓄、引、截、提等水利工程,形成了一批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农田。1988-2008年,垦区共改造中低产田2180 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1213 万亩,使昔日十年九不收的低洼易涝地变成高产稳产农田,极大地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959 万亩,灌溉保证率达到80%以上,使较为丰富的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特别是针对三江平原低洼易涝特点而制定的“以稻治涝”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共开发建设水田688 万亩,粮食单产由开发前的100 多公斤提高到600 多公斤,为垦区粮食总产实现三次历史跨越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是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针对垦区人少地多、土地集中连片、适于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耕作的特点,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大力引进和示范推广世界先进农业机械,加快项目区农机更新改造步伐,努力提高项目区农机化水平。二十年来,共购置农用动力机械及配套农机具4.9 万台(套),新增农机总动力70 万千瓦,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农机老化陈旧的状况。通过引进世界先进农机装备,垦区已建成现代农机装备示范区200个。目前,垦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5%。较高的机械化水平,不仅为农业科技推广和标准化作业提供了载体,也创造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三是着力推进投入方式创新。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着眼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把晒场建设同农用飞机场建设有机结合。在作物生长期,晒场可以兼做农用飞机场,可供航化作业飞机起降;在粮食收获期,晒场可以晾晒和储存粮食。在水利设施建设上更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中低产田改造,加快“两江一湖”灌区配套,不仅可以增产粮食,还可以利用灌溉渠道退水和非灌溉季节引水给湿地补水,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二、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把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的支撑点放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上

  坚持把科技进步作为提高垦区农畜产品供给能力的第一推动力,狠抓科技创新,使垦区农业生产实现了质的飞跃。经过二十年的开发,垦区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高于全国20 个百分点;科技成果转化率82%,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农业标准化覆盖率100%。

  一是以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结合中低产田改造,选择了一些农业基础设施完备、科技力量雄厚、交通便利,适于示范推广的项目区,集中资金和技术力量,建成了一批科技示范园区。借助这些基础设施,目前我们正在推进以70 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中轴、230 个科技园区为支撑,集试验、示范、展示、辐射于一体,总长2000 公里的东、中、西三条现代农业科技示范观光旅游带建设。科技示范区的建设,使职工群众得到培训,新技术、新成果、新管理方法得以推广,真正发挥了现代农业样板的作用。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措施的实施,二十年来,累计培训职工约31 万人次,发放技术手册和光盘12 万份,推广良种良法60 余项约4400 万亩次,对于提高垦区农业科技含量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是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引进和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综合开发中,我们把目标瞄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性、先导性前沿技术,在项目区积极引进示范和推广。为了适应垦区粮食生产发展需要,在项目区大力推广航化作业,目前项目区农作物喷施微肥、除草、灭虫航化作业面积达80%以上,居国内领先地位。精准农业示范项目依托总局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针对垦区大豆种植特点,在项目区积极推广应用大豆专家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等计算机软件,同时引入3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监测系统)技术以及200 多台(套)可实现保护性耕作、精量点播、变量施肥的现代农业机械,实现种植技术数字化管理。精准农业示范项目,可以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加快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树立典范。

  三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国家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借鉴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首先,把推进畜牧业与种植业的主辅换位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大战略,将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资金主要用于发展畜牧养殖基地建设,先后建设了150 多个规模分别为500头肉牛、千头奶牛、万头生猪的标准化养殖小区,使垦区“两牛一猪”养殖小区的饲养比重突破40%,进一步优化了畜牧业发展布局,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其次,自2000 年以来,围绕垦区米、面、油、乳、肉等十大主导产业,加强种植、养殖优质原料基地建设,倾力打造产业集群,扶持了完达山乳业、九三油脂等16 家国家级和省级大型龙头企业。其中九三油脂、完达山乳业、北大荒米业、北大荒麦芽等龙头企业的生产能力居国内同行前列,生产销售网络已遍布全国,产品远销海外,形成了“龙头+ 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三是扶持龙头企业引进世界一流的生产线,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大豆异黄酮、维生素E、乳珍、冻干粉等20 多项产品的核心技术在国内领先。目前,垦区年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已达2000 万吨,成为全省食品工业基地建设的重要力量,正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三、围绕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把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的着眼点放在职工增收上

  一是提高产量,增加职工收入。把提高粮食产量作为促进职工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通过改造中低产田,粮食单产由开发初期的100 多公斤增加到300多公斤,通过增产来促进增收。二十年来,垦区农业综合开发共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3 亿斤,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也由1988年的789 元增加到2008 年的9525 元;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家庭占28.4%;人均消费支出由505 元增加到5970 元。

  二是节约成本和提高品质,增加职工收入。通过项目实施,建设了一批库房、晒场、农田路、供电线路、粮食烘干处理设施等,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粮食运输和柴油燃料的作业成本。粮食晾晒、储存和运输条件的改善,一方面降低了粮食损耗,另一方面也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的品质,为职工增收起到了节本增效的作用。

  三是发展畜牧业,增加职工收入。近几年,垦区80 %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投资都用于扶持职工发展畜牧业上, 带动垦区“ 两牛一猪” 快速发展。通过项目扶持, 相继产生了数十个年收入百万元的养殖大户,并对周边职工起到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畜牧业快速发展, 不但实现了粮食转化增值、职工增加收入的目标, 还有利于培肥地力,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围绕“规范、科学”的目标,把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的着力点放在强化管理上

  一是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立项的科学性。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有关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结合垦区实际情况,在调查研究、反复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制定项目和资金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20 余项,并根据这些规章制度实际执行情况,及时修改完善,为垦区农业综合开发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供了可靠依据。在项目的选择上,坚持自下而上逐级申报、逐级审查的方法,聘请各类专家对项目进行审查、初选和现场评估,保证立项的科学性。严格按标准和规范进行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使项目实施有章可循、客观实际,提高资金投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源头上防范项目建设和资金投放的风险。

  二是加强资金管理,提高投资效益。为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效益,垦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场级报账制,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实行专人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保证资金跟随项目走,严格遵循施工单位申请、施工监理、经办人员审查、会计审核等报账程序,按照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拨付工程款。同时各级农业综合开发管理部门还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作用,聘请中介机构对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专项审计,坚决杜绝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滞留滞拨、截留挪用以及配套资金不到位等违规行为,使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投资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三是创新管理方式,强化管理手段。遵循“总量控制、适度进出、奖优罚劣、轮流停换”的原则,创新管理方式,强化管理手段。实行项目农场轮换制,根据阶段验收、资金审计、绩效考核及开发潜力等情况的综合评价,对部分项目农场实行轮换,近三年每年都轮换15 个农场。实行项目农场退出制,对存在严重违规违纪问题和已经完成规划治理任务、无开发潜力的4 个项目农场,坚决退出开发范围。实行集中投入、重点开发,由于建立了项目农场轮换和适时退出机制,从而保证了资金集中投入和重点开发。这些管理制度的建立和管理措施的实施,为我们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积累了经验。

  这次召开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既是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重视,也为农业综合开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以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认真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做法,集中精力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继续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向纵深发展,为促进垦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下载:

 

  】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网站管理:财政部办公厅
电子邮箱:webmaster@mof.gov.cn
技术支持: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
邮编:100820 电话:010-68551114
京ICP备05002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