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全国农发工作会议>大会发言
依托农业综合开发
推进产业化经营又好又快发展

     河北省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多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明确了以肉类、粮油、果品、蔬菜和乳品五大加工业为重点,坚持以项目为载体,以园区为平台,以基地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做强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强化科技支撑,突出管理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经营总量迅速扩张。2008 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总量达1056 亿元,比1994 年翻了两番;项目区产业化经营率达59.2%,比非项目区高7 个百分点。二是加工水平明显提高。项目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快速发展,乳品、玉米淀粉、肉鸡、肉牛、蔬菜加工等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规模大、科技型、外向型项目成为投资的主体。三是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631 个,建成种养加基地241个,辐射带动农户312 万户,年增收73亿元。我省的主要做法是:

  一、着眼夯实产业基础,努力打造优势产区

  按照《河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根据市场和龙头企业需求,积极扶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区建设。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建基地。支持发展布局合理、优质专用、供应稳定的原料基地。推进产业化经营和土地治理项目有机结合,围绕龙头建基地,建成了一大批食用菌、辣椒、专用小麦和专用玉米基地。二是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区和产业带。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为引导,整合其他项目和资金,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聚集,初步形成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区和产业带。如以京广铁路沿线和坝上为主的蔬菜产区,以衡水、廊坊、沧州为主的肉类产区等。三是着力完善产业体系。围绕壮大主导产业,建设批发市场、中介组织、质检中心、研发中心,发展重点龙头企业上下游相关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一批分工明晰、配套健全的产业体系。例如,安平围绕“斯格”猪建成引育繁推配套体系,产品主销北京,目前已占北京市场份额的1/10

  二、着眼增强带动能力,大力扶持龙头企业

  把握产业化发展趋势和规律,围绕“再造一个河北农业”(指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与农业增加值之比达到11)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投资规模大、带动效果好的优势,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快速发展。一是集中资金扶持龙头企业。每年安排财政资金2 亿元左右,对龙头企业集中扶持、连续扶持,其中有115 家成长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 家成长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二是积极推进产业化项目建设。围绕省农业产业化项目“111”行动计划(省、市、县各抓10 个大项目),坚持扩大规模谋项目、发挥优势引项目、依托集群育项目、优化服务促项目,提高了项目建设水平,为全省200 多万农户提供了可靠的销售渠道,年新增农产品加工业产值80 多亿元。三是着力打造产业集群。结合全省30 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建设,引导重点龙头企业以高新技术和优势品牌为纽带,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形式,整合资源壮龙头,创新机制活龙头,促进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已形成以梅花味精和玉峰淀粉为核心的粮油产业群、以华牧牧业为核心的蛋鸡产业群等20 多个产业集群。

  三、着眼提高组织化程度,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每年安排1000 万元左右的专项资金,选择一批带动能力强、规范程度高的合作社,给予重点支持。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构筑“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一是合同联结。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保护农民利益。如承德绿丰公司通过合同协作,与2 万农户5 万亩蔬菜基地结成紧密关系,年收购加工原菜12 万吨。二是资产联结。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引导农户以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入股,龙头企业为农民提供物资供应和技术指导等多种服务,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如故城三豆合作社吸收2000 多农户入股经营,发展豆类种植6 万多亩,精选加工后销往国内外市场。三是合作联结。龙头企业通过发放生产资料、提供技术服务、回收产品等方式,带动农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龙头企业和农户在合作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如承德三融肉鸡通过“放养”方式,带动3500 多农户从事肉鸡养殖, 年出栏3000 多万只。

  四、着眼壮大市场竞争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始终注重增加科技投入,努力提高农产品及加工品的科技含量。一是推进产学研一体化。鼓励企业采取技术入股、有偿服务等形式,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依托中国农大合作开发了滦平无抗猪、曲周水溶色素、鸡泽富含清火因子辣椒等高科技产品,新产品不断走向市场。二是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和推广。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和入户指导等形式,向农民宣传新技术,每年培训农民150 万人次。围绕主导产业,引进“斯格”种猪、“海兰”种鸡等一批优良品种;推广果品蔬菜气调保鲜、冻干保鲜、肉类脱酸保鲜等先进技术,延长农产品供应周期,有效改善了“旺季烂、淡季断”的状况。三是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省级农业地方标准568 项, 初步建立起农产品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环境评价体系。按照相关标准,统筹基地和加工生产全过程,支持开发出有机稻、有机芦笋等一批有机农产品,扶持了“唐尧”肉羊、“福华”肥牛等一批知名品牌。

  五、着眼产业化持续发展,推进管理机制创新

  始终坚持管理与创新并重,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一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以农发资金为杠杆,撬动外商资本、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投入农业,累计吸引各类社会资金40 多亿元。二是健全竞争立项机制。实行县级推荐、市级审核、省级竞争立项、中介机构财务审计、专家评估论证的选项立项竞争机制,确保公平公正,提高了项目优选质量。三是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立项、实施和绩效考核实行全方位监控。项目申报指南向社会发布,审查通过的项目向社会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选项立项科学、准确。四是强化奖惩机制。实行“基数加因素”资金分配办法,将项目资金管理、检查验收、资金回收和落实配套等因素与投资规模紧密挂钩,调动各级争先创优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我省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开创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新局面。

  

 

附件下载:

 

  】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网站管理:财政部办公厅
电子邮箱:webmaster@mof.gov.cn
技术支持: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
邮编:100820 电话:010-68551114
京ICP备05002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