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信息>经验交流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培育农业综合开发新动能

四川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四川省共立项实施3个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其中,苍溪县项目已全面竣工,昔日的连片贫困区已变成“路相连、渠成网、田成型,户成园、组成带、村成片、镇成规模,大园套小园、示范园带动周边园”的现代农业园区,并被农业部初步定为6月中旬召开的西部扶贫产业工作会的现场观摩点。现将苍溪县现代园区项目建设情况介绍如下。 

  一、突出四个重点,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由单纯追求产量向提高质量和效益并重转变。在园区项目建设中,因地制宜确定了粮食生产核心功能区等5大功能区,区分拟建园区各地域特色的不同,分别采取种植、种养循环、种旅(游)结合、产村融合等模式,在巩固粮食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发展以红心猕猴桃为主导,以苍溪梨、优质粮油、家畜家禽、农业观光旅游为骨干的“1+4”特色产业,实现了由单纯追求产量向提高产量与提高质量并重转变。 

  二是突出经营方式转变,实现由单一扶持农业产业向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科学编制总体规划,分年实施,把新村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有机衔接,实现城镇与农村、产业与新村、农业与工业相融互动。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发展“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的特色乡村旅游,促进田园变公园、产区变景区。拓展产业功能,引进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农产品变礼品,实现了由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向农产品加工和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的转型升级。 

  三是突出资金统筹整合,实现由单项投入向集中投入促进可持续发展转变。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的原则,按照“农发搭台、部门唱戏、合力建设”的模式,以园区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交通、农业、国土、建设、扶贫等部门25个类别的项目资金1.8亿元投入园区建设。同时,撬动吸纳社会资金,建立“财政项目+业主投入、农户投入、社会投入、金融支持”相配套的“1+4”农业融资体系。 

  四是突出建管机制配套,实现管理重心由项目实施向实施、监管和服务三者并重转变。成立园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县、乡两级园区管理办,多部门联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园区建设。制定出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乡镇的建管主体责任,从制度上保证园区建管有序开展。制定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与项目实施细则,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相配合的监督检查机制,明确项目建设与管理的责任主体、支持政策与考核奖惩办法,把园区建设管理作为重要考核依据纳入县级部门和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目标考核,实现管理重心由项目实施向实施、监管、服务三者并重的转变。 

  二、抓好五个关键,补齐五个短板 

  一是抓好集中连片开发,补齐特色产业规模小的短板。过去,苍溪的特色产业猕猴桃主要以农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为主,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产品质量管控难度大,存在产品数量少、品质差的问题,难以对接大市场,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园区项目创新产业规划模式,采取“户办园+集中园”、连片开发、整体推进的办法,集中成片推进基地建设,相继建成青龙、双龙等以猕猴桃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园区,辐射带动其他9个园区,极大提升了以猕猴桃为主的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种植。 

  二是抓好经营主体培育,补齐示范引领能人少的短板。园区项目在建设中,注重把园区作为一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推进路网、水网、电网建设,配套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让农村社区居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质化的服务,使社区具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为主的“3+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示范和引领作用。 

  三是抓好利益链条建立,补齐群众权益保障弱的短板。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确保农民充分享受到土地改革的红利。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配套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交易平台,推进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资产化、资本化,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创新“大园区+小业主”、“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合作社+农户+市场”等利益联结机制,增加了农民土地租金、务工收入、加工和市场销售环节的二次分利,实现户均增收1.4万元,人均增收0.3万元。 

  四是抓好农业科技推广,补齐产业发展技术低的短板。大力推广农业科技“育繁推”一体化服务,在园区内建立红心猕猴桃、优质粮油等农业科研机构,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强化科技支撑。部分园区实现 24小时全程作业监控与全园管理监控,通过手机信息与互联网平台实现作业安排、测土配方、自动灌溉等远程管理。加强对种养大户、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科技示范户等进行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加大山区农业农机具的研发和推广,提高集成技术覆盖率和粮经复合种植比例。完善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县上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乡镇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站、村社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点,构建质量可追溯体系。 

  五是抓好农发优势发挥,补齐项目实施扶贫缺的短板。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自身优势和多年来积累的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经验,以园区项目为平台,整合涉农项目,改善园区贫困村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实现了园区内贫困村、贫困户的基础设施扶贫;发展园区贫困村特色产业,建设猕猴桃标准园3400亩,实现猕猴桃总产值3500万元,户均增收0.9万元,园区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贫效果明显。 

 

附件下载:

 

  】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网站管理:财政部办公厅
网管信箱:mofzwgk@163.com
技术支持: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
电话:010-68551114
京ICP备05002860号